京中靖南王府,耿聚忠坐立在書房,聽着柔嘉剛從宮裏帶回的消息,眉頭越發的緊鎖。

皇上聖意難測,我也有猜不準的時候,只怕先前跟他打的那個賭,我要輸了,今日告訴你實情,就算我的賭注……皇後娘娘您這是借着柔嘉的口在告訴他,皇上決意要撤藩了嗎。

“……所以皇帝哥哥是沒有撤藩的意思,你就不要多想了,安安心心的為皇帝哥哥辦事才是最為重要的。”柔嘉輕松的說完,大呼一口氣,面上又恢複了以往的神采,到了一杯清水,毫無形象的大口喝下,擡眸便見到耿聚忠凝重的神情,不禁擔憂的問道:“你怎麽了。”

“皇上要撤藩了。”耿聚忠看了一眼柔嘉,淡淡的說道,但神情話語中卻有說不出的為難和矛盾。

簡簡單單幾個字猶如悶雷一般打擊着柔嘉的心,她楞了半響才道:“皇後嫂嫂不是說皇帝哥哥不會撤藩麽,怎麽……難道她在騙我。”

“皇後說的是反話,我跟她之間根本沒有什麽賭注,她是想借此告訴我皇上真正的決定。”耿聚忠起身走至柔嘉身側,将她緊緊摟在懷裏:“三藩所耗巨大,遲早要撤,自擒拿鳌拜的那一刻開始,三藩就已經成為皇上心中首要處理的事情,比河務、漕運更為重要,只是皇上一直不動聲色,對三藩又是恩寵有加的策略,讓他們疏于防範,然後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拿下三藩。”

耿聚忠的句句分析讓柔嘉的神情逐漸木然,仿若不私心一般,她喃喃問道:“下令撤藩,會有怎麽後果。”

“一戰難免。”耿聚忠不忍告訴柔嘉這個殘忍的事實,卻又不得不告訴:“這些年來,皇上大大緊縮朝廷開支,儲蓄食量,又命安親王執掌戶部,還常常跟安親王、裕親王和恭親王長談到深夜,他就是在謀劃平三藩之事,還有河務,他在大力傾耗饷銀的情況下卻仍大耗于根治河道上,為的就是要貫通南北,以便北兵南調。”深幽的嘆了一口氣,耿聚忠心裏不得不佩服玄烨的深謀遠慮和未雨綢缪:“這一切的一切,他籌備了四年,為的就是要打三藩這一仗。”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柔嘉不懂朝政上的事情,但她心裏清楚,若是要撤藩,此刻她面前的丈夫,他的處境将是十分的危險,她不願意讓她最愛的丈夫和最疼愛她的皇帝哥哥成為生死不能于共的敵人。

“皇上若是真的要撤藩,肯定要囚禁三藩在京中的質子,好以此來控制三藩。”耿聚忠嘆息一聲,愁眉不展:“只要三藩造反起兵,無論我如何表态我的立場,皇上都不可能再相信我了,所以我決定回福建助我大哥一臂之力,柔嘉,你就回宮裏去吧,就當是我撇下你自己走了,我不想連累你背上背叛大清的反賊之名。”

柔嘉聞言眉間一蹙,怪嗔的看了一眼耿聚忠,大聲說道:“你這是什麽話,耿聚忠,我 告訴你,我既然嫁給了你,那我生就是耿家的人,死是耿家的鬼,我跟你歷經波折才能結為夫妻,自我嫁給你的那一天開始,我就已經忘記公主的身份,和你同甘共苦、生死相随,你去哪裏,我就去哪裏。”

耿聚忠很是心疼柔嘉的一片真情,若是在平日他絕不會讓柔嘉遭受此番變故,奈何造化弄人,不舍的撫上柔嘉的容顏:“你舍得抛下京城的一切嗎?你的皇瑪嬷,皇帝哥哥,還有你的阿瑪額娘,要是跟着我回了福建,那這輩子你就注定和他們永無相見之日了。”

柔嘉的眼中隐隐泛着淚光,凄然的說道:“我當然是不想離開他們的,可是我就能離開你麽。”凝望着耿聚忠黝黑的雙眸,柔嘉從中讀出了苦惱,她悄然拭去眼角垂挂的淚水:“我這就去收拾行裝,咱們今天夜裏就走,若皇後娘娘猜的不錯,那依照皇帝哥哥的性子,他明日定會宣布撤藩,到時候我們想走也走不了了。”

“你不想在走之前和太皇太後見上一面。”

柔嘉苦笑着搖首:“聚忠,你難道還沒看出來嗎?皇帝哥哥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在慈寧宮跟皇瑪嬷撒嬌的三哥哥了,從他對付鳌拜的堅決就可以知道他現在是一個英明的君主,為了大清,為了天下的百姓,他可以犧牲任何人,我要是進宮去給老祖宗請安,那就真的出不來了,而你也會因為我的關系被圈禁起來。”她幽幽的嘆息着:“更何況相見不如不見,徒增傷感而已。”事已至此,已經由不得她不想相信,皇帝哥哥逐步的改變,她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只是她會天真的想着,只要他們的兄妹感情不變,皇帝哥哥就一直會寵着自己,信任着聚忠,但這一切也只是她太天真罷了。

耿聚忠無奈的搖了搖頭,撫上柔嘉的肩旁,無言的安慰着,直道柔嘉的振作其精神,兩人才開始整理起行裝,是夜,耿聚忠和柔嘉換上平民的裝扮,領着幾名懂武功的家丁,正準備乘馬車離開耿府,突然停聞門房在屋外禀報:“三公子,有貴客來了。”

耿聚忠聞言立馬說道:“就說我和公主都不在府裏,請來人改日再來。”

門房極為惶恐的道:“三公子,叫門的是宮裏的李公公。”

耿聚忠和柔嘉相視一驚,心裏均沒想到玄烨的人馬這麽快就到了,可他們更沒想到的是,從轎攆上下來的竟是一身便裝的芳兒,三人面對面相見,彼此心照不宣。

耿聚忠和柔嘉連同身後一幹家丁都下跪請安:“皇後娘娘吉祥。”

輕輕道了一句“平身”,芳兒打量了下耿聚忠和柔嘉的着裝,心裏也猜到了七八分,若不是自己早早的來了,只怕此刻呈現在她眼前的便是一座空房了,微微嘆出一口似有若無的氣息:“進屋裏說吧。”

耿聚忠和柔嘉相視一眼,心中打鼓不知皇後連夜來此所謂何事,但願不要出什麽亂子,謹慎的定了心神,聚忠吩咐家丁在一旁候着,然後便同柔嘉一道進了堂屋,待他将門關上,柔嘉便“噗通”一聲下跪求道:“芳兒姐姐,你就開恩放我們夫妻走吧。”

“看來你們已經知道皇上的打算了。”芳兒幽幽說道,見他們沉默不語,卻也欣慰自己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她彎身将柔嘉扶起,淺淺一笑:“皇上若是不想放你們走,又怎麽會讓我來。”安慰似的拍拍柔嘉的手,迎上耿聚忠一臉難以置信的神情,芳兒給了他正确的答案:“早在我來之前,我就把一切事情都告訴皇上了,他沒有怪你們,只是現在兵荒馬亂、烽火日盛,你們這一路回福建恐怕也不會太平。”

柔嘉回首看了一眼耿聚忠,然後自信滿滿的說道:“有聚忠在,不會有事兒,就是死,我們夫妻兩個也要死在一起。”

“這面金牌是皇上叫我交給你們的,可保你們一路平安。”

芳兒自袖間取出,然後遞給柔嘉,柔嘉恭敬的接過,見金牌正面寫着“免死”二字,頗為震驚,她就知道皇帝哥哥是最疼愛她的,無論她和聚忠有什麽決定,皇帝哥哥都是不會怪他們,随後她感動萬分的向着紫禁城方向下跪泣道:“柔嘉謝皇帝哥哥大恩大德,今生是我們夫妻負了皇帝哥哥相待之義,只有來世結草銜環相報。”她鄭重的叩首,耿聚忠也下跪三叩首。

芳兒心酸不已,拭淚道:“皇上沒怪你們。”

柔嘉站起身來,擦幹淚水,然後出人意料的抽出身旁耿聚忠的佩刀,在芳兒和聚忠的驚呼聲中削下一縷青絲,堅決的說道:“從今而後,柔嘉和皇帝哥哥,皇瑪嬷,還有阿瑪和額娘就恩斷義絕,永不回京城。”

耿聚忠見柔嘉如此堅決和親人決裂,深深感動之餘又不免傷心萬分,這本該是被衆人捧在手心的公主,享盡世間萬千寵愛,如今為了他卻衆叛親離……他耿聚忠何德何能。

芳兒見狀嘆息的搖首,她看向耿聚忠,說着玄烨對他的最後言語:“聚忠,皇上有話帶給你,你有你的立場,皇上不怪你,将來到了戰場上,皇上和你就是勢不兩立的敵人,他不會留情。”

“皇上的意思,聚忠明白,請皇上放心,我一定會保公主平安。”

深深的再次看了一眼柔嘉,芳兒便不發一語的離開了,離別在即,再多的言語都是無謂,她心裏只盼望将來還能在見到柔嘉,見到這個甫一見面就待她猶如親姐的柔嘉公主,玄烨最疼愛的妹妹,還有耿聚忠……或許當年嫁給蒙古的人是柔嘉,縱然傷心也不會有這兩難的局面吧,所幸聚忠是愛她的,芳兒相信,只要沒有意外,耿聚忠是一定會護着柔嘉的安全。

在芳兒前腳踏出耿府,耿聚忠便和柔嘉一道連夜離開了京城,自此以後,他們便再沒有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