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分離
一群人恭送翰林承旨離去,這才轉回府裏。
午飯時間也已到,原本魯媽與芸兒就備得差不多了,我們幾人便坐着閑聊打發時間。
二表哥沖常庚笑着道:“子駿與那傳旨的翰林真是情深意重,依依惜別啊。若不看臉,還只以為是一對才子佳人被棒打鴛鴦,正經歷一番生離死別呢。”
常庚面色如常,似完全聽不出二表哥話中的譏諷之意,一本正經地道:“人在官場混,便不得不得遵守官場的潛規則。”
二表哥撇撇嘴,無言以對。
辰娘垂頭淺笑。
我心想,你們倆就看誰比誰更能惡心人吧。
等了不長時間,飯便端了上來。大家低頭吃飯,一時間,廳堂裏靜悄悄的,只聽得到輕微的吞咽聲。常庚的目光始終圍着辰娘轉,又時不時地替她夾一筷子菜放入碗裏。
我與二表哥相視而笑。
飯後,大家閑聊,不知怎麽,話題就由常庚與二表哥赴任聊到了康王謀逆一事。
“那康王如今被關押在哪裏?”二表哥問。
常庚道:“據說是被關押在宗人府待審。其餘黨羽一律收押在刑部大牢待審。”
“黎家與恭王府都未出面麽?”辰娘皺着眉頭問道。
“謀逆一事,若一經查證,輕則嫌犯人頭落地或被流放,重則株連九族。若無十分把握,誰敢出面?”常庚嘆道。
“旁人可以視而不見,可自己家人……”辰娘道。
“問題是除了他們這些被牽涉其中的嫌犯,哪家不是老老小小一大堆人呢?還是那句話,若無十分把握便倉促上書求情,極有可能弄巧成拙,惹得龍顏大怒。到那時,事情恐怕更加難以挽回。”常庚皺着眉嘆了口氣。
“辰娘你還是別想這些了,只管專心養胎便是。”常庚拍拍辰娘的手背,溫柔地勸道。
辰娘點點頭。
二表哥始終蹙眉不語。
我見氣氛沉悶,忙打岔道:“枉費我一番心思,還打算介紹人去司馬府伺候姐姐,誰知姐姐你們這便要回京了。回去府裏丫鬟婆子多,倒也好照應。”
辰娘略帶歉意道:“白讓妹妹操心了。”
“我也就随口問問,也不費力。不過想着以後便不能時常見着姐姐了,倒真是讓人心裏郁悶。”我看着辰娘打趣道,“只怕再見着姐姐,便是抱着我的小外甥了。”
辰娘性子雖直爽,卻是極易害羞,話音未落,臉頰上已微微泛紅。
常庚瞧着笑道:“日後不能再來你這裏蹭飯還真是遺憾呢。不過,聽說吳郡風景不錯,改日有機會倒該一游。”
二表哥道:“子駿升任奮威将軍,日後拱衛京師,可是責任重大。”
常庚笑嘻嘻地道:“是啊,哪裏比得上仲澤你,吳郡風光秀麗,想想你與嫂夫人可以終日悠哉游哉的四處閑逛,而我這牙門軍卻苦哈哈地整日守在城外,心裏便憋屈。”
“你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二表哥暼了他一眼,“誰不知你們武威、宣威、明威、奮威四大營鎮守京師重地,成日裏耀武揚威的?”
常庚放聲大笑道:“這才說明皇上他老人家真正是知人善任啊。知道仲澤你素來淡泊名利,更喜寄情于山水間,便打發你去了吳郡。而常某人呢,一向便是俗物一個,自然得扔到重名利的人堆裏去。”
又坐了一小會兒,辰娘該回去歇着了,我與二表哥也有些犯困,大家便就此散了。
次日,司馬府裏便開始忙着整理行裝,預備回京。
雖然吳郡只是齊州轄下一郡,所去不遠,只需半個時辰,但既然聖旨已下,二表哥自是不敢無故耽擱,便也開始收拾東西。
大家來齊州時,除了必需之物,原本也未多帶什麽東西,收拾起來倒也很快。只不過,常庚為了避免辰娘旅途颠簸,倒是費了一番心思。而我這邊,則是為了如何安排薛青夫婦倆頗費思量。
當初說的是個活話,按道理既然常庚他們回京用不着幫傭之人了,他們夫婦一起啓程回留園便是,剛好與常庚他們還順路。但我見這幾日益謙與李巧嘴在一處開心的樣子,不忍再讓他們骨肉分離,便與二表哥商議,是否帶他們一起去吳郡。
二表哥道:“煙兒,你一向很看的開,怎麽在此事上偏偏如此執着?要知道,世間本無雙全法。你既一心希望謙兒得到好的家世與教育,便必定要舍去原有的骨肉親情。”
我沉默許久。
“你自己想想看,謙兒的親生父母在咱們府裏幫傭,于他而言,似乎是享受到了雙重的愛,但若長遠的看呢?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我仍沉默。我明白他說得在理,只是要坦然面對卻是很難。當初從留園帶走益謙時,我完全沒有為人父母的體會,所以并未多想。如今将他養在身邊半年,才漸漸體會到了為人父母者的複雜心理。
去東廂房看望益謙時,李巧嘴與薛青剛好也在。
見我進來,他們似乎有一些不自在,見過禮,便束手束腳地立在一邊。我心裏暗自感慨,若日後每日叫益謙見着親生父母在我們這義父母面前畢恭畢敬的,于他幼小的心靈,當真是沒任何好處。
“薛大嫂子,聖旨已下,我們也不敢再做耽擱,預備明日便啓程前往吳郡。”
“哦,小婦人明白。少夫人,您可方便借一步說幾句話?”李巧嘴看看益謙,又看着我道。
“嗯,方便。我們不如去廳堂坐着說話。”我笑着道。
李巧嘴看看薛青:“孩子他爹?”
薛青搖搖頭道:“你去吧。我在這裏等你。”
李巧嘴似乎無聲地嘆了口氣,蹲下身子,伸出雙手扶着益謙的肩膀叮囑道:“兒子,娘與你——”說到此處,她頓了一頓,改口道,“娘與少夫人去說幾句話,你和你爹先在這邊呆會兒。好麽?”
益謙看看她,又看看我,點了點頭。
進了廳堂坐下,我抱歉地道:“本想着你們若能留在隔壁府裏那是最好了,可是沒想到常公子他們這麽快要回京了。我們又要走,這……”
“少夫人不必為難。”李巧嘴笑道,“您一片苦心,小婦人哪能不懂呢?我們也商議過了,就算司馬大人沒有回京,我們也不會留下來的。畢竟身份懸殊,有我們在,反而會影響孩子。”說着,有些黯然失色。
我心裏也有些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