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來信

自二表哥前往齊州後,我便開始日日晚上前往含經堂與思懿堂問安,順便從姨丈那裏聽點齊州的消息。

前些日子,姨丈興沖沖地告訴我們,齊州大捷。二表哥與常庚出師大捷,剿滅了一小撥流寇。二表哥與常庚回京之日指日可待。

最近幾日卻又消息全無。

今日是他離京後的第二十四天。

姨丈皺着眉道:“齊州有好幾撥流寇,他們剿滅的只是其中一小撥,剩餘幾撥怕被圍剿,竟然趁着官兵修整之時抱做一團,藏匿在深山之中。”

姨媽擔憂地問道:“如此說來,後面的骨頭才是最難啃的了?”

姨丈無言地點點頭,看了我一眼。他和姨媽是知道二表哥與我之間的約定的。

我心裏焦急萬分,又隐隐地有些興奮,很不得現在便趕往齊州。

“煙兒,這兒有封信,璇兒給你的。”

悶頭坐了一會兒,姨丈從懷裏摸出來兩封信。一封遞給了姨媽,一封向我遞過來。

我趕緊起身,上前幾步雙手接過。心裏急于拆信一閱,我便無心再坐下去了。

姨媽早已看出來,便道:“你也早些回去歇着吧。”

一出了思懿堂的大門,我便疾步向前。芸兒在後面打着燈籠一路小跑,邊追邊叫:“姑娘,您倒是等等奴婢啊!小心磕碰着啊。”

進了堂屋,滴翠早燃起燭火。我顧不得脫下外面的罩衫,便忙着就着燭光拆開信看起來。

只見微微泛着黃的八行信紙上龍飛鳳舞地寫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落款為:仲澤

我不由得笑了起來。

二表哥字如其人。一手楷書正如他外形,多一分嫌長,少一分嫌短,寬一毫嫌肥,窄一毫嫌瘦。至于那行草書,則像極了他恣意放縱之時。

我在燭光下對着那一頁信紙看一會兒笑一會兒,笑一會兒又看一會兒,簡直是怎麽都看不夠。

“姑娘?時候不早了,該洗浴了歇着啦。”芸兒不知何時進來,站在我身邊小聲提醒道。

我臉上猶自帶着笑,扭頭呆呆地看着她。

“姑娘?”芸兒又叫了一聲。

我回過神來,道:“去準備水吧。”

小心翼翼地将信紙按着原來的折痕折了起來裝入信封,我又将信封壓壓到了枕下。

這一夜,我在夢中都是笑着的。

接下來的日子裏,我簡直是度日如年。一日複一日地熬着,希望某一天一睜眼,二表哥便出現在我眼前。

又抽空去了趟常庚府上,看望辰娘姐姐,看看她的意思。

不知是去的不巧還是去的太巧了,正好趕上常庚那個小妾臨産。碧雲請我進去時,辰娘正愁眉不展地坐在堂屋裏。見我進來,站起來挽着我的手道:“妹妹來的正好。我正有事找你商量呢。”

拉着我坐下來,她臉上浮起一片緋紅,低聲道:“妹妹,章公子給你來信了吧?”

我點點頭笑道:“看來是常公子給姐姐來信了?說什麽了呀?”

辰娘含羞垂首道:“也沒說什麽。”

我瞧她這模樣,一點都不信她的話,打趣道:“什麽也沒說,姐姐你臉紅什麽呀?”

辰娘俏麗的面龐上又是一紅。

我正要說話,外面有丫鬟來報:“恭喜二少夫人,姨奶奶生了!”

辰娘忽地站了起來,問道:“生的是位小公子還是小姐呢?”

我聽她聲音竟因緊張而有些許顫抖,便過去拉起她的手。

外面丫鬟回道:“恭喜二少夫人,是位白白胖胖的小姐。”

辰娘似乎松了口氣,道:“我知道了,退下吧。”

丫鬟應了一聲走了。

辰娘打發碧雲去取早就備好的禮物,帶着歉意對我笑笑:“妹妹好不容易來一趟,竟碰巧就遇到這忙忙亂亂的事。我得先過去看看。妹妹先坐着等我?”

我站起身,搖搖頭道:“我也該回去啦。姐姐去嗎?”

辰娘看着我道:“我夫君他信裏叫我去,我本來是打算去的。可是,那姨娘如今才生育完,我這當家主母便遠去齊州,恐怕不妥吧?”

“還有好幾天呢。再說了,姐姐你是去伺候你家常公子的,又不是去游山玩水,有何不妥?”

辰娘猶豫着道:“這樣吧,如果我一旦定了去的話,馬上便打發人去通知你。妹妹覺得呢?”

我點點頭,與她并肩出了她所居住的院子。

可能因為當初她是以安陽侯之女的身份嫁進常家來的,算是下嫁,她所住的院子比起我住的滌松苑大了近一半。雖然院子裏丫鬟仆婦足有十幾個,卻依然顯得空蕩蕩的少了些生氣。

回了滌松苑,我便又忙着收拾行裝,就好像第二天一早便要出發似的。芸兒忍不住笑話我:“瞧姑娘這心急火燎的,真的像是要趕去會情郎呢。”

我啐了她一口,道:“小丫頭,不害臊!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芸兒捂着嘴笑着跑了出去。

二表哥離京後的第二十八天。

傍晚時分,我正準備先去含經堂問候老太太,思懿堂忽然來人,說姨媽請我即刻過去一趟。

我一路疾行趕往思懿堂。快到堂屋前的圍廊下時,便聽得裏面傳來一個年輕男子的聲音,聽着卻是常庚。心裏不由得一陣失落。

姨媽見我進來,道:“煙兒,常公子此行是受璇兒之托,前來接你前往齊州的。他連家也沒回就過來了。”

常庚規規矩矩地沖我拱手施禮道:“仲澤托我來接嫂夫人過去。我一回京便趕緊先過來,好讓嫂夫人有時間好好準備一番。”

“多謝常公子!”我裣衽為禮,盈盈一拜。心想,不知常庚是否得知他自己新得一千金。如果知道了,還會讓辰娘去齊州嗎?

常庚道:“伯母,小侄話已帶到,便就此告辭。明日辰時初,我便過來接嫂夫人。咱們早些出發,争取在中午前趕到。”

我連忙點頭應了。

送走常庚,我又回了堂屋與姨媽道:“媳婦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老太太與父親便都拜托母親多費心了。布莊裏有楊掌櫃,無需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