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匪患2
“那二表哥你去不是會很危險麽?”我擔憂地道。
“我能有什麽危險?我們帶着兵呢。”二表哥輕松地笑笑。
“你不是長史麽?又怎會讓你帶兵?不是司馬才可以帶兵麽?再說二表哥你只不過是一介書生啊?”我連聲追問道。
“太平時候,職責确實是如此分工的。但遇上戰亂,哪裏能分那麽清?你忘了,早些時候皇上不還封了我寧遠将軍這麽個武将官職呢。”
“會不會皇上那時就有這個想法了呢?”我皺眉道。
“也許吧。不好說。”
“若這樣看的話,那姜遠道舉薦你,到底是何意圖呢?”我疑惑不解道。
二表哥冷冷一笑道:“哼,管他呢。反正你聽我的就是了,你就老老實實呆在京城吧。”
我應了一聲,想想道:“二表哥,咱們先以一月為期做個約定好麽?”
二表哥揚眉瞧着我。
“如果你一個月之後還未回京,我便要去齊州尋你。”我認真看着他道。
二表哥看着我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道:“好,如果我一月之後尚未歸來,便親自回京來接你同去。這樣好麽?”
我伸出一根小指:“一言為定。”
二表哥也伸出一根小指來,輕輕勾住我伸出的指頭,往回勾了一下,眼裏含笑道:“君子一言——”
“驷馬難追!”我與他齊聲道。
他伸出雙手拉着我的手輕輕撫着,垂眸輕嘆道:“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這世間之事,誰又能說得清呢?”
“這段時間,我應該也将布莊的事都處理妥了。”我垂眸看着他柔聲道,“母親他們還不知道吧?”
二表哥輕聲道:“父親每日上朝,大約早已得到消息了。看樣子,他應該還沒和母親說。”
距離晚飯前不到半個時辰,思懿堂來了個丫鬟,說老爺夫人請我與二公子帶着益謙公子一起去思懿堂用晚飯。
我與二表哥對視一眼,應道:“知道了。你先回吧。”
先打發芸兒去東廂房,叫書香幫益謙拾掇停當。我又幫着二表哥罩了件家裏穿的半臂薄衫,我們一起出了堂屋,帶了益謙同去了思懿堂。
芸兒和佑安随侍身後。
快到思懿堂大門處,候在門口的頌蘭便迎上前來見禮。
“二公子安好,少夫人安好。老爺夫人在廳堂等着二位呢。”
廳堂裏,姨丈姨媽坐在八仙桌上首,見我們來了,姨丈招呼道:“快過來坐下。”
我們帶着益謙行過禮,分坐在姨丈姨媽一側。益謙挨着我坐在靠近下首的位置。
飯食早已備好。晚飯本也簡單一些,大家安安靜靜地吃着,不過兩柱香的功夫便已都放下碗筷。
頌蘭指揮着兩個丫鬟撤下盤子碗筷,收拾幹淨,便退了出去。
羅大娘退下用飯時,順便将益謙帶出去交待給了芸兒。
廳堂裏一時間靜得只聽得到外面圍廊下悅耳的鳥叫聲。
姨丈開口道:“璇兒,聽說今日皇上已下旨,任命你為齊州長史,另兼寧遠将軍?”
二表哥“嗯”了一聲,道:“回父親,正是。”
“常庚任齊州司馬,另兼游擊将軍?”
“正是。”
“聽說是命你二人前往齊州,協助那齊州刺史黃忠義剿匪?”姨丈面無表情,一一詢問道。
“那不是很危險麽?”姨媽面露憂色,扭頭看着姨丈問。
“倒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只不過這些流寇常年四處游蕩,大多非常熟悉當地地形,官兵一去圍剿,他們馬上拔腿就跑。官兵一走,他們便又卷土重來。來來回回十幾次,耗費了不少兵力糧草,卻總是無功而返。”姨丈看着二表哥,隐約嘆了口氣,“這些流寇,頻頻下山擾民,燒殺搶掠,帶兵的将領也換了好幾拔,卻總是勞而無功。唉,這幫流寇簡直就像是幾塊狗皮膏藥,四處粘一下就走。”
“既然明知剿匪如此困難重重,那皇上怎麽會想起打發兩個毛孩子去?”姨媽皺着兩道柳眉抱怨道。
姨丈嗔道:“現在想起來你兒子是毛孩子啦?前些日子皇上加封他做寧遠将軍時,怎麽也未聽夫人你說他們是毛孩子呢?你不照樣感激涕零的麽?好啦,夫人,璇兒他們此去,真不會有什麽生命危險。只不過年輕人嘛,想要由此建功立業,卻是極難。”
“璇兒,你有什麽想說的麽?”也許是覺得二表哥即将離家奔赴險境,姨丈今日對他說話比往日溫和許多。
二表哥卻是一如既往的淡漠:“回父親,并無。”
姨媽問二表哥:“聖旨讓你們何時啓程呢?”
二表哥平淡無奇地回道:“回母親,多則半月,少則十天吧。聖旨上說,等我們将秘書省的差事交接清楚,收拾停當,即日啓程。”
沉默半響,姨媽忽嘆道:“要是當初沒封這寧遠将軍,是不是就不會被派去剿匪了?”
姨丈:“夫人怎麽幼稚起來了?放心吧,沒事的。不用擔心。”
又對二表哥道:“前些日子還說要請常庚過來,一起慶賀一下。誰知還未來得及慶賀,你們又被一同派往齊州了。等交接清楚了,要不還是抽時間聚聚吧?”
二表哥道:“嗯,過幾日閑了再說吧。”
又随便聊了幾句,姨媽道:“璇兒最近要忙着交接,煙兒今日也剛見過布莊楊掌櫃,都挺忙的。老爺,若沒有其他事交待,不如讓他們先回去歇着吧?”
“也好。璇兒,你們且先回去吧。你祖母那邊,等一切都安排妥了,再去向她禀明吧。免得她擔心。”姨丈看着二表哥道。
“父親說得是。”
二表哥應了一聲,起身正要走,姨丈忽然又道:“姜大人對你有舉薦之恩,臨行前不如去他府上拜謝一下?不行和常庚一起去一下?”
二表哥站在那裏,垂眸不語。
姨丈一眼不眨地瞧着他。
姨媽的目光在姨丈和二表哥身上逡巡着。想是擔心他們父子二人一言不合又鬧将起來。
“老爺,不知這回又是何人舉薦咱們璇兒和常庚前往齊州剿匪的?”姨媽忽然問道。
眼看着姨丈臉色逐漸沉了下來,姨媽這一問,他悻悻地道:“這回卻不甚清楚。”
姨媽當起了和事佬:“既然如此,兩次又相距不過半月有餘,那咱們便裝作不知好了。免得落下其中一個,徒惹埋怨。”
姨丈無奈地看了姨媽一眼。
“反正如今看來也不是什麽好差事。”姨媽又補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