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一出正月,再有幾個月我也即将臨盆,不适宜再跟着二表哥長途跋涉前往吳郡,便留在府裏安心養胎待産。
雲錦那邊定制衣裳的活計,主要由繡春在顧客、裁縫及我之間來回溝通,倒也一直順風順水的。
方寸堂那邊買賣紅火,丫鬟婆子縫制小布偶,主要由滴翠流緋二人打理安排,若工藝上有什麽不懂的,一律請示繡春。老太太笑着說我是個很會偷懶的東家。
一出正月,嚴婆子說家中有事離不開人,請辭。她原本就是府裏雇來幫傭的平民,來去自由,并非簽了賣身契。我沒道理強留,打發滴翠流緋與芸兒一起替她結清工錢,另賞了半月工錢。芸兒與流緋直皺眉,直嫌我對這等勢力小人過于寬厚了。
陽春三月,辰娘姐姐分娩,竟果真生了對白白胖胖的雙生子,常府上下一片喜氣。常庚更是喜得立馬便給二表哥報喜訊,并盛情邀請我們夫婦一起去吃他兒子的滿月酒。
好不容易盼到孩子滿月酒這一天,我與二表哥帶了益謙一起去常府吃喜酒。
常侍郎雖年前就已升任兵部尚書,但因原來被罷免降職的各大朝廷要員年前剛剛騰出府邸,年後還未來得及修繕,因此,像姨丈這般升遷了的官員們仍暫居于原來的府邸。
二表哥與常庚去了書房敘話,我則帶着益謙去了堂屋看望辰娘。
“姐姐,可想死我了。”碧雲請我進去,我一進門便道。話音一落,才發現窗前坐着兩個三十出頭的夫人,看衣着打扮,不像是京城人氏。
“妹妹,這兩位是我嫂嫂。”辰娘笑着一一介紹。
褚大夫人與褚二夫人見我二人親密,相視一笑,起身道:“辰娘,我們先去看看小外甥,你與章少夫人先聊着罷。”
辰娘先吩咐碧雲打發人好生伺候老侯爺,又讓她親自帶兩個嫂子去看孩子。安排妥當了,這才拉着我的手關切地問道:“妹妹也快生了吧?如今身子還利索麽?”
又拉過益謙道:“一段時間未見,謙兒可是又長高啦。謙兒,你當哥哥了,高興麽?”
“辰姨媽,謙兒高興。娘說謙兒一下子就有了兩個弟弟呢。”益謙一開春已正式入了章家私塾啓蒙,說話一本正經的,聲音卻仍是奶聲奶氣。
辰娘笑道:“再過一個多月,謙兒還會有個弟弟或妹妹呢。謙兒想要弟弟還是妹妹呢?”
益謙看看我,不加思索地道:“謙兒想要妹妹。”
我不由得好笑。雖然懷孕之人經常愛問身邊的幼童類似的問題,但我并不糾結于生男生女這一問題,因此從未問過益謙。沒料到益謙竟想要個妹妹。
“謙兒為什麽想要妹妹?”我好奇道。
益謙眨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認真地道:“有個好看的妹妹,我一定會好好保護她。”
“莫非不好看就不保護了麽?”辰娘好笑。
益謙張口結舌,答不上來。
我與辰娘不由得大笑,打發芸兒帶他去隔壁玩耍。
“秋桐呢?怎麽沒見着?”我低聲問道。
“子駿見我不喜歡,随便尋了個借口,打發給他那個妾室了。”辰娘笑道。
“什麽借口?常夫人沒怪罪麽?”我不由得好奇道。
“子駿只說妾室那邊服侍的丫鬟不得力,得打發個精幹的過去幫着操持。”辰娘一直在笑。
我簡直驚掉了下巴:“原來有個妾室還有這麽個好處?”
辰娘大笑。
除了我與二表哥,滿月酒上請的都是至親,連辰娘父親安陽侯老侯爺也禀明皇帝,親自由邊關來看望幾年未見的女兒與兩個剛出世的小外孫。
常侍郎年前剛榮升為兵部尚書,年後府裏又一下子添了兩個白白胖胖的孫子,常家真是雙喜臨門。酒席上,推杯換盞,賓主盡歡。
回府後,我們二人在裏屋躺下歇着,一邊閑聊。
“等咱們的孩子出生後出了滿月,煙兒你便随我一道前往吳郡吧?”二表哥輕輕撫着我的手道。
我偏過頭凝眸看着他,柔聲道:“如今布莊的買賣還挺好的,二表哥若不喜歡做官,不如便辭了官,每日專心寫字,做個三叔那樣逍遙自在的富貴閑人罷?”
二表哥許久未說話,不知在想什麽。
“你寫字,我畫畫,我們專心照顧培養謙兒與如意,也挺好的。”
“煙兒,我暫時還不想辭官。”二表哥沉聲道。
我有些意外:“為什麽呢?”
二表哥一翻身,雙臂撐着床,俯視着我道:“經過這次的謀逆案,我忽然感覺很不踏實。你看看四大世家,把持朝政多年。門生姻親幾乎遍布朝廷各個衙門,可謂樹大根深。然而又如何?謀逆案一經逆轉,他們精心編織的權力網便如大廈将傾。你想必也聽說了,賈皇後年後已被降為妃,罪名便是勾結外戚幹政。而太子雖然僥幸保住了東宮之位,經此一案,也是惶惶不可終日。皇上終于将朝政大權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說句心裏話,官場爾虞我詐,我歷來便厭惡之極。但我又想,若我還為太守,手下便有郡府之兵可差遣,你們的安全也便多一分保障。”
“如今世态也還算太平,二表哥你不必太擔心我們,只要做你喜歡的事便好。”我深深凝視着二表哥道。
“如今皇上雖大權在握,卻并未趕盡殺絕,再加上邊關時有外敵侵擾,今後世事難料。經謀逆案一事,我倒深覺,太平盛世時文官權重。世态動蕩不安時,手下有兵才是王道。我先暫且在吳郡待着,待朝局穩定了再考慮其他吧。”二表哥嘆了口氣。
接下來的幾天,我便開始着手安排生意上的事情。除了獨自推出新的衣裳款式尚有些難度,繡春已經基本能拿下衣裳樣式的縫制,以及小布偶的完整制作流程。将這些事情交給她,我完全可以放心。
滴翠與書香、馬婆子留下來打理滌松苑,畢竟逢年過節,我們還會回京與家人團聚。閑時與繡春配合,制作小人偶及新衣款式。
流緋與墨香随我前往吳郡。墨香繼續随身伺候益謙。
我有意在吳郡另開一家布莊。因此,除了處理太守府內宅諸雜事,流緋負責與芸兒配合,重新将雲錦定制衣裳的活計操持起來。
一個多月後,我亦平安産下一子,章府上上下下充滿歡聲笑語。老太太趕緊去祠堂裏給老太爺及各位章氏祖宗上香,謝祖宗保佑章氏子孫平安康泰、官運亨通。
姨丈姨媽也搶着将那粉妝玉琢的小人兒抱在懷裏,怎麽也看不夠。
母親坐在床邊欣慰地看着我,只連聲道:“這下好了。這下好了。”
如意一出滿月,二表哥便帶着我與謙兒、如意,同赴吳郡。
老太太與姨丈姨媽雖有萬般不舍,卻也不忍讓我們夫妻、父子分離,只好千叮咛萬囑咐一番,看着我們遠去。
二表哥騎着一匹白色駿馬,與董誠章鳳佑安三人并排行在馬車前面。
我一手挑起馬車後壁的簾子向後望去,只見那座熟悉而氣派的府邸漸漸模糊起來。一旁芸兒抱着如意道:“姑娘,別看啦,指不定哪天就又回來了呢。”
啼噠啼噠的馬蹄聲響過,繁華的京城逐漸消失在我們身後,沒多一會兒,便只剩了一個模糊不清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