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風光無限。栖梧齋內蘭花叢放,打開窗沿,将那帶着花香的帶入閨閣之內。芳兒命人在窗口擺放了一張榻椅,并在旁擺放了一本書籍,打算閑暇無事時看看。

一襲淡藍睡衣社工巧妙,衣襟巧縫細碎邊花,夢幻的藍,呈淺的粉,攜睦如景,雖做工精細,卻略顯平凡,美豔如斯。秀發輕挽美人绾,斜插單只玉簪,清秀典雅。黛眉巧化淡妝,妩媚動人。口若含丹朱,同簪系晶瑩耳墜,淡妝點點,迷煞旁人。

芸芸推門而入便已驚呆了。芳兒姐姐自皇宮中回來,她發覺她是越發的美麗動人了。溫婉娴靜如花照水,舉止仿佛微風扶柳。自身散發的那種令人迷晃了眼。

芳兒聽見聲響微微側首,見芸芸探着一顆小腦袋瓜子在門口杵着,嘴角揚起淡淡的笑容,伸手将她喚道跟前,“怎麽在門口傻站着,也不進來?”

一襲大紅色的衣服,裙邊繡着金色并蒂蓮,如雲的秀發,彎彎的柳葉眉,一雙充斥靈氣的眼睛小巧可人的鼻子,嬌嫩的櫻唇現在正微微上翹着。吹彈可破的肌膚,晶瑩白皙。

芸芸見被芳兒姐姐發現了,展開甜甜的笑容,小跑到她的跟前,道:“奶奶說姐姐病着,要好好休息,不讓我來打擾你。”

芳兒慈愛的笑着問道:“那你現在這麽又來了?”

芸芸天真的說着:“不是我要來,是爺爺有事情找姐姐。爺爺說如果姐姐起來了就讓你去一趟書房。”

“嗯。”芳兒輕輕應了一聲,自她回府到現在已經有了些日子,原本她以為一回府爺爺就會将她找去訓話,卻不想等到了現在。宮中的流言碎語她是得給爺爺一個交代了。“你先回奶奶那兒吧,姐姐稍後就去。”

芸芸乖巧的應了下來,然後便離開了栖梧齋。

芳兒自榻上起身,也沒開口喚丫頭前來服侍,自徑動手着裝起來。

着一襲淡紫色長裙,芊芊細腰用一條水藍色織錦束了起來,披一層薄薄的藍色紗衣,紗衣領口繡着紫色的蝴蝶圖案,樸素優雅。發髻上僅僅戴一支白玉簪,白玉中間是一顆華麗的藍色寶石,優雅中也帶着幾分高貴。

輕輕敲了敲書房的門,待裏頭傳出聲音,芳兒這才推門而入。見索尼坐在案前,看她來了便開口說道:

“南朝宋文帝袁皇後,諱齊妫,陳郡陽夏人,為左光祿大夫敬公袁湛的庶女,她在十六歲時,被選入宮,初拜宜都王妃,生有一子一女。皇上對待她恩禮有加,情至篤深。袁皇後娘家非常窮,袁齊妫經常向皇上請求,饋賜錢帛贈送給他們。皇上崇尚節儉,每次所得不過三五萬錢,三五匹绫羅綢緞。後潘淑妃受寵,向皇上提出的各種要求無不得到滿足。袁皇後聽說後,欲知真假,于是讓潘淑妃也為娘家向皇上求賜三十萬錢,以觀察皇上心意。皇上當真應允了潘淑妃。因此,袁皇後非常惱怒,便稱說有病,不再見皇上。皇上每次見她,她必躲往其他地方。她的幾個孩子來探視問好,也不曾見面。時間一長,袁皇後憂憤成疾,卧床不起。後來,袁皇後病危,皇上執手流涕問她有什麽話說。她看皇上很久,就用被子蒙着臉,沒說一句話。不久,袁皇後死于顯陽殿,時年三十六歲。皇上異常痛心,命前永嘉太守顏延之為其作了文辭優美的祭文以示哀念。”

芳兒乍一聽不明所以,但細細回想之後,便明白索尼将這番典故的用意,她回答道:“此後心胸狹窄,雖在逝世後得到皇帝的垂憐卻仍免不了她悲涼的一生。芳兒不喜歡她……歷代皇帝的發妻自當效法唐朝太宗時的長孫皇後,長孫皇後為人樸實無華,雖為中宮卻從來也不嫉妒太宗其他的妃子。皇帝寵幸她的時候依然能做到體貼入微,皇帝不對的時候也可以從旁規勸着……這才是為皇後者的根本。”

索尼擡首看向芳兒,眼中露出一抹驚訝之色,卻沒顯露在臉上,“例如呢?芳兒這麽崇拜長孫皇後,能不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長孫皇後有一兄名長孫無忌。太宗初即位将長孫無忌升為左武侯大将軍,後任吏部尚書,晉封齊國公,實封一千三百戶。皇帝幾次要任命長孫無忌為宰相,但長孫皇後一再說:‘妾備位椒房,家之貴寵極矣,誠不願兄弟複執國政。’她提醒太宗要吸取漢朝呂氏、霍氏等專權的教訓,切不可因愛誤國。”

索尼起身來到芳兒跟前,正色的問道:“你……能做到嗎?”

芳兒也擡起首,眼眸直視索尼一雙精明的眼睛,堅定的說道:“能!我不會因為皇帝的愛而忘了我被冊封皇後的根本原因。”

索尼點點頭,欣慰的看着孫女。芳兒真的是他的驕傲,短短幾月時光,她就像是一下子長大了一般,看人看事都是那麽透徹,那麽懂分寸。

索額圖推門進來,跪下請安道:“兒子給阿瑪問安。”起身後見芳兒也在書房,便道:“芳兒也在便更好了,正巧我有件要告訴大家。”

索尼見索額圖一臉喜色,心下疑狐,自從他對索額圖表明由他來繼承赫舍裏家族之後,便從未見他這般喜怒形于色了,問道:“什麽事讓你這麽開心?”

索額圖笑着道:“兒子方才聽說皇上定下了大婚的日子,是九月初八。猜想過些日子就會正式下旨冊封芳兒為皇後了。”

索尼沒有說話,望向一旁的芳兒。心中對芳兒和索額圖之間的叔侄關系感到欣慰。沒有噶布拉,幸好芳兒還有索額圖保護,這在将來也是足夠了。

芳兒聞言,臉頰泛紅,微微福身,柔和道:“爺爺,叔叔,芳兒去看看奶奶,先告退了。”

索尼微微颌首,道:“好,去吧。”

慈寧宮內,玄烨拿着一道聖旨來給太皇太後請安。他略一彎身,恭敬孝順的說道:“孫兒玄烨向太皇太後請安!皇瑪嬷萬福。”

“起來吧,孫兒氣色不錯!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太皇太後笑着說道,擺手示意玄烨在身側坐下,然後遞給他一杯清熱涼爽的冰水。

玄烨坐到了太皇太後的身側,接過杯子,“多謝皇瑪嬷。”然後略掀杯蓋,喝了幾口,擡首看向太皇太後,正色道:“朕拿來了冊封皇後的聖旨,請太皇太後過目。”說着将聖旨遞交給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打開一看,略一游覽,上頭寫着: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禮于斯而備,教化所由以與。咨爾何舍裏氏乃內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鐘祥,崇勳啓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于萬國。茲仰承太皇太後懿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後。其尚弘資孝養,克贊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佐宗廟維馨之祀。欽哉。

太皇太後心知肚明這冊封皇後的旨意乃玄烨親筆所寫,對他的學習文采也頗為滿意。

玄烨問道:“皇瑪嬷以為如何。”

太皇太後合上聖旨,将其交給身側的蘇麻喇姑,“冊立皇後的事皇帝自然是盡心盡力,哀家沒有意見。”側首看向玄烨,微微一笑,別有深意的問道:“那四妃的人選呢?皇上想好了嗎?這次與芳兒同進宮的妃子裏,可還有遏必隆和鳌拜的的女兒切不大意。”

玄烨知道有了皇後,就必須有妃子,這祖宗定下的規矩,任他是一國之君也無法改變。笑着說道:“皇瑪嬷,這選擇四妃之事,朕想等大婚過後再做決定。畢竟也要尊重一下皇後的意見。”

太皇太後欣慰的颌首,對于玄烨的安排很是滿意。縱然他是出于私心,顧慮了芳兒的想法。但是這也未嘗不可。選擇适當的妃子,也可以當作是對芳兒的一次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