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夜談
夜裏洗浴更衣後躺下,二表哥仍悶悶不樂。
我柔聲問道:“二表哥可曾生過那救世濟民的念頭?”
“老實說,原來從不曾過有這種念頭。但自從前些日子路上遇到那些流民後,便覺那些老百姓活得着實不易。靠天吃飯吧又遭遇天災。朝廷赈災吧,又免不了遇上貪官。真是命如蝼蟻,賤如土坷。唉。”
二表哥長嘆一聲,仰卧着再不說話。
我側身躺着看着他,猶豫一會兒問道:“二表哥如今可是既有心入朝為官,上為君分憂,下為民請命,卻又因恭王府舉薦而擔心與固安郡主有了牽扯?”
二表哥不語。
我又道:“二表哥的顧慮自然不無道理。不過,依我看來,既然皇恩浩蕩不敢不從,倒不如坦然去上任。再說了,話說回來,恭王府也的确是受過你的恩,那如今你便承了他們的情,也算兩不相欠了。”
二表哥側轉身,扭頭看着我,一雙丹鳳眼燦若星辰。
“看不出來你還挺有想法的啊。還有什麽想法,一并說出來聽聽呗。”他眨了下眼,濃長的睫毛在眼睑上投下淡淡的陰影。
我松了口氣,原本還擔心他接受不了我這一番說辭呢。
“你只不過是當局者迷罷了。”
“快說,還有啥想法?”他催促道。
“還有啊,那就是恭王府此舉本也是慷他人之慨,拿皇上的恩典送人情罷了。二表哥你說我說得有道理沒有啊?”我笑道。
二表哥嘴角一揚,朗聲笑道:“甚以為是。還有呢?”
“還有?餘下這些話也許你不太愛聽。不過,既然二表哥問了,我若不明言,那便是有所隐瞞。”我莞爾一笑,接着正色道,“本朝沿用前朝隸制設秘書省,內置秘書郎四員,掌整理典籍、考核舊文,删省浮穢,為六品京官。這個官職歷來不就是士族子弟入仕的敲門磚麽?二表哥你當然是因功被舉薦的。但其他世家子走的不也是這條路嗎?大家殊途同歸。只是你可是皇上欽賜的,比他們體面多了。”
二表哥神情嚴肅起來,凝眸看着我。
我略有不安。
二表哥長嘆一聲,伸手摸摸我的頭發,道:“愛不愛聽,這便是事實。”他忽然神色一動,問道,“表妹可是因此而要認益謙為子?”
我垂眸道:“的确有關。薛大嫂子當時對詠梅說那番話時,我就想,她一個一輩子鑽在莊子裏不出去的農家女子恐怕不明白,單靠科舉入仕,怕不是那麽容易的。如果能給他提供一個良好的家世背景,那便不同了。這孩子性格堅韌好學,想來是個可造之材。”
“這麽小,你又與他相處沒幾天,就能看出這麽多來?”二表哥有些好笑。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嘛。”
二表哥又好奇地問:“益謙他娘說什麽了?”
我大概複述一遍李巧嘴的話。
二表哥看着我道:“倒是有幾分志氣。不過,你一個閨中女子,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又怎會對此類官場之事如此在意?”
我淡淡一笑:“二表哥問的好。我之所以會有此感觸,是因我父親。我父親出身低微,因此盡管為官清正廉明,卻在縣令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十來年,直至去世。”
往日我從不與人談這些心裏話,現在與自己深愛之人聊着聊着,便莫名生出傾訴的欲望來。我從床上爬起來,雙臂撐着床,俯身看着他道:“我并不是說想讓父親當大官,我們母女好跟着沾光,吃香喝辣穿金戴銀。而是覺得若給父親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那他不是可以更好的報效朝廷,造福百姓嗎?”
二表哥看着我沉默不語。
我一頭倒在床上,頹然道:“小時候看着父親有時獨自坐在後堂嘆氣,我心裏很難過也很好奇,卻不知到底是因何事。等年紀大些了,便從他與別人偶爾的談話裏揣摩出其中原因了。我有時會覺得父親難免有種壯志未酬的遺憾。”
二表哥緊緊握住我的手,良久,柔聲問道:“外祖父在朝為官,不是也可以扶持一下姨丈嗎?”
我苦笑道:“咱們的外祖父當年就擔心我父親因出身低微而很難出頭,所以反對我母親嫁給他。自我母親執意嫁給父親離京赴任後,他們再未回過外祖父家。”
二表哥有些意外地“哦?”了一聲。
“因為從他們成親以後,外祖父便拒絕認我母親這個女兒了。直到外祖父去世,我們才第一次回京。”我喃喃低語。
二表哥伸出一只胳膊攬過我,另一只手輕輕拍拍我的背。
“我竟不知道有這麽多事。以前從未聽母親說起過。”他輕聲道。
我依偎在他溫暖的懷抱裏,沉沉睡去。
各衙門官吏每日需在卯時陸續到達衙門,開始辦公。
次日寅時将盡時,我便起床,早早幫着二表哥梳洗更衣。我為他整好衣冠,仔細端詳着。頭戴束發銀冠,腳踏軟底皂靴。一身裁剪得當的深绛色衣裳,外罩繡着本色福紋的玄色廣袖長袍。端的是潇灑美少年,宛如玉樹臨風邊。
伺候他用過早飯,二表哥便出門,開啓了他早出晚歸的衙門生涯。
本想将他送到大門口,但一出滌松苑,他就攔住我,對詠梅芸兒道:“趕緊扶少夫人回去吧。天還沒大亮呢,回去再歇歇吧。”
燈籠的光掩映下,詠梅撇了撇嘴。我心想,是該給她尋個好人家了。
目送二表哥和佑安走遠,我這才轉身往回走。一邊走着,一邊暗自想,這日後丫鬟婆子都成天跟着早起伺候,少不得要隔三差五的賞點兒財物。這出處卻還沒着落。
家裏在京城的兩個鋪子,一個綢緞莊,一個脂粉鋪,現今都在姨媽手裏掌管着。她沒透露出要交給我管理的意思,我自然也問不得。作為一個窮縣令的女兒,我也沒有陪嫁的店鋪農莊可傍身。當真是一窮二白。如今想要賺點私房錢孝敬母親打賞下人,倒得花費一番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