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無愁2

三個女人一臺戲。李大娘子原是個大嗓門,再加上三嬸這個能說會道的,和因為布莊做買賣而成日周旋在女人堆裏的柳掌櫃,鋪子裏一時間就如同多了好些個人,熱鬧非凡,引得街上的路人紛紛駐足觀望。老百姓素日裏最愛湊熱鬧,好些人便都忍不住陸陸續續進了鋪子裏,打探倒底一向門可羅雀的章家布莊今日為何如此熱鬧。

毫不意外,進去的人無不被立在鋪子裏顯眼位置的無頭俏麗人偶所吸引。待得知人偶居然還有個名字,更加覺得甚是稀奇。

“無愁,無頭。好名字!好名字!叫起來既郎朗上口,仔細一想竟還極有內涵。無頭自然愁少啊。哈哈哈哈。可能這無愁姑娘唯一愁的便是自己為何無頭了吧?哈哈哈哈——”

有好些個心思活泛的念着念着便品出其中聯系。有個年輕男子大聲說笑着。

鋪子裏的人都紛紛大笑。

眼瞅着鋪子裏的人進進出出愈發多起來,我早起身避在裏屋的門內側。雖說自小混跡在市井之中,但我現在代表的可是尚書府的體面,自是不便如此大模大樣不遮不擋地出現在一衆男女路人面前。

我悄悄地将裏屋門上挂着的長及小腿肚的繡花布簾子掀開條縫,向外看去。芸兒緊緊貼在我背後,也伸長了脖子探頭向外張望。繡春在門另一側也忍不住有樣學樣。

說話的是個衣着光鮮的年輕公子,看着有幾分讀書人的書卷氣,又有幾分放浪不羁。不是常庚,卻又是誰?怪不得聽聲音覺得有些耳熟呢。

本該坐衙門的時間,他居然又溜出來了。

那日宴請常庚夫婦時,三嬸只是見禮時見過一面,也不好盯着個陌生男子仔細打量,因此一時間似乎并未認出他來。

“請問這人偶的名字是哪位給取的呀?”常庚笑着問道,一雙桃花眼灼灼其華。

三嬸面帶疑惑打量着常庚:“這位公子,我是不是在哪裏見過您啊?怎麽看着竟有些眼熟?”

常庚啪的打開手中繪着勾了金邊的牡丹花的折扇,潇灑地扇了幾下,笑了笑:“說句唐突的話,我也覺得好像是在哪裏見過夫人似的,可又完全想不起來。這無愁——”常庚将折扇啪的一聲又合攏了,橫在手中,朝人偶一指。

“哦,忘了告訴公子啦。這是我的侄子,戶部章尚書府上的二公子,秘書省的丁部秘書郎給取的名兒。”三嬸這一長串介紹說完,鋪子裏衆人靜了片刻,竊竊私語起來。

常庚只揚着一雙桃花眼負手而立。

“尚書府的二公子?不是那位京城第一美男子嗎?我還有幸遠遠見過一面呢。”

“是吧?聽說那第一美男好像是尚書府的。具體是哪位尚書府的公子,卻不太清楚。”

“就是戶部章尚書府上的公子!聽說章公子只是露了個面就退了百八十號企圖作亂的流民。”

三嬸笑眯眯地道:“大夥兒說得沒錯。我侄子正是那位不費一兵一卒便退了百八十號流民的翩翩公子。”

百八十號?我不禁莞爾。

“唉,人家含金帶玉出生就不說了,還生得儀表不俗。若單單家世好儀表不俗也就不提了,偏偏還這麽有文采,這可叫咱們這些人怎麽活?”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嘆道。

“聽說這章二公子還寫得一手好字呢。什麽狂草,楷書都極擅長。京中讀書人莫不以得章二公子一幅字為幸事。”

“唉,算啦算啦,不說了,總之一句話,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你閑着沒事和誰比不好?偏要與那章家二公子去比?”說話的大嗓門正是最先進來的李大娘子。

衆人唏噓不已。有的便轉身出了鋪子,該幹啥幹啥去了。

常庚眼看着衆人漸漸散去,一雙桃花眼左右瞧瞧,笑道:“章兄平日裏看着玉雕一般冷峻,私底下卻風雅得很,也有趣得很啊。”

“看來公子認得我侄子?”三嬸仍未想起來他是誰。

“唉,看來只能怪在下沒有章兄那般龍鳳之姿,長得太沒有辨識度了。”常庚又唰地展開折扇輕輕搖着,真是獨領風騷。

他自嘲似的笑笑:“在下倒記得前些日子在章府似曾見過夫人一面,不過,就不知您是章兄哪位嬸子。”

三嬸恍然道:“您,您是常公子吧?”

常庚微笑着點頭道:“正是在下。夫人可算想起來了。”

三嬸一經想起,馬上便一拍手,熱絡起來:“哎呀,原來是常公子啊。只怪我婦道人家眼拙,竟沒認出公子您來。不過,您此時不是該在衙門裏麽?也難怪我沒朝那邊想,只以為是曾在別處偶爾碰見過公子您呢。”

被當衆揭發翹班,常庚倒并不以為意,笑呵呵地道:“要不說有緣呢?在下本是出來順便逛逛,路過時聽得裏面好生熱鬧,便順便拐進來瞧瞧。沒成想竟是進了府上的鋪子。”

三嬸打發傻站在一邊的小六子:“快搬個椅子給常公子坐呀?他可是兵部侍郎家的二公子,還是你們二公子的同僚呢。”

“請問常公子是打算買什麽?是要買綢緞送給您夫人麽?”三嬸打趣道。

我在簾子後聽得不禁臉熱。剛還不認識人家,這會兒就敢熟得什麽似的和人家這般說話。

常庚也是一愣,不過他一向喜歡在外面游蕩,見的三教九流之人也多,馬上便笑道:“是啊。夫人說的沒錯。我正準備去錦衣閣呢。不過,既進了您家的鋪子,那便不去什麽錦衣閣了。咱家的料子看着品種齊全,花色繁多,也并不比什麽錦衣閣素衣坊差啊。”

我聽得直想笑。這兩人倒真是荷花池裏的并蒂蓮——不分上下。

芸兒和繡春互相擠眉弄眼的。

“對啊,去錦衣閣幹嘛呢?咱家剛上的新貨,要啥有啥。常公子何必舍近求遠呢?”三嬸道。

錦衣閣素衣坊素以貨源充足花色繁多出名,更兼與京城數一數二的裁縫合作,是相當有名的布莊兼女性成衣鋪,許多達官顯貴家的女眷衣飾無不出自這兩家鋪子,其中不乏自己家就經營布莊的士族大家,比如章府。

姨媽的布莊我不了解。但三叔鋪子裏的衣料不論花色還是品種,與那兩家比都明顯遜色。

而三嬸就敢這般吹牛。我不得不地由衷地佩服她說大話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