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萍保持着冷漠,不理夏婆子,再加上林一凡一直在夏萍身邊,夏婆子得不到回應,扯着嗓子罵了兩句便離開了。

眼看夏婆子離開了,張嬸子才從一旁臨時搭建的簡易竈房裏出來,看着夏婆子遠去的身影,朝地上呸的吐了一口。

“剛剛你為啥讓我躲起來?老不死的嘴厲害,老娘的嘴比她還要厲害,你看我不罵死她,不要臉的老騷貨,什麽都想占便宜,她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看看自己有沒有這麽本事。”

頓了頓,張嬸子擔憂的望着夏萍:“大丫啊,你奶奶的為人我最了解不過了,不用說,她肯定是回家搬救兵去了,你等着看好了,不出半天,你爹就該來了。就算你再怎麽不想見到他們,不想和她們說話,可那終究是爹,一頂不孝的帽子壓過來, 你只能屈服。”

夏萍朝張嬸子安慰一笑:“嬸子,你別擔心,我自然有我的法子,就算是我爹來了也不怕。”

張嬸子看夏萍一臉輕松,心裏的擔憂去了幾分,她心裏有數就好。

确實如張嬸子所說,夏婆子回家搬救兵去了,她這個奶奶說話不管用,好,那就讓說話管用的人來說,她指揮不動小的,能指揮老的就行。

站在院子裏就聽到夏大山爽朗的笑聲,夏婆子臉唰得拉了下來,不中用的兒子,連自家閨女都看不好,這下好了,閨女賺的銀子都是別人家的!

夏婆子撩起簾子進了屋子裏,看見夏大山懷裏抱着小寶,臉上變得無比猙獰:“你個不孝子,你,你閨女欺負死你娘了,你還在這裏笑?你閨女翅膀硬了,會賺錢了,賺錢了就忘了自己信什麽,老娘從來沒有見過像她這樣忘本的人,沒天理啊,老頭子啊,你咋這麽早的就走了,你走的時候怎麽不帶走我,把我留在這世上平白受老大一家的氣啊,老的給我氣受,小的也給我氣受,我不活了,不活了啊!”

說着,夏婆子就往一旁的土牆上碰,幸虧夏大山眼疾手快的用身體擋在了夏婆子前面。

受到碰撞,夏大山懷裏的小寶哇哇得哭了起來,夏大山也顧不上夏婆子了,忙安撫着懷裏的小寶。

夏婆子怨恨的瞥了眼夏大山懷裏嗷嗷大哭的小寶,心裏恨得要死,這個小崽子,和他娘一樣礙眼,老娘演得正起勁,他倒好,哭了起來,改明她讓他好看!

“娘,你有啥事能不能等會再說,小寶大概是餓了,我先帶他找奶吃去,你先等會,等會我回來你再說!”

話落,不等夏婆子應聲,夏大山抱着小寶快步走了出去,一眨眼的功夫消失不見。

夏婆子心裏怄的要死,當初就不該讓田氏把他生下來,自從小寶生下來,老大沒以前那麽聽她的話了!

林家的宅基地裏,林一凡滿臉愧疚的看着夏萍,他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他娘的為人他多多少少也了解一點,可沒想到他娘竟然這麽……這麽不知廉恥,連兒媳婦賺的銀子都想私吞,他知道他娘做的不對,可迫于孝道,他沒有對她娘多加阻攔,這件事是他的不對。

“萍兒,我,我知道我娘的為人,可我沒想到她竟然這麽大膽、無賴,當着衆人的面她竟然說瞎話,害得你生氣難受,是我的不對,你,你想罵就罵我吧,我絕不會還嘴的!”

林一凡苦惱的揪着自己的頭發,他自認在戰場上殺敵無數,所向披靡,雷厲風行,可處理起家事,他便黔驢技窮了。面對他的養娘林氏,他實在是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心去待她,都說生恩不及養恩重,他對林氏的感情很複雜,他不得不承認,是林氏把他養大的,他對兒時的記憶隐隐約約有點印象,在沒有老二林順之前,林氏對他可謂是視如己出,有了老二之後,林氏漸漸的把重心移到了林安身上,對他雖然沒有以前那麽用心,可每次他生病難受,陪在他身邊的都是林氏。

正是因為以前她對自己的用心,所以,分家的時候林氏提的要求,他都應了下來。他應下來歸應下來,可他不允許有人欺負他媳婦,正是因為這個人是他的娘,他只能退讓!

夏萍知道林一凡的苦惱,伸出手輕撫被他揪亂的頭發:“我知道,我知道,你說的我都知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正是因為我知道你的意思所以我才沒有讓你出面,你只要不怪我不孝順欺負你娘就好!”

林一凡緊緊的攥着夏萍的雙手:“怎麽會呢,我怎麽會怪你呢?我知道是我娘的不是,我是她兒子,雖然不是親兒子,可她到底養活了我這麽多年,我做不到冷血。”

夏萍伸手把林一凡擁入懷裏,他說的她都懂,正是因為懂所以她不怪也不怨。現在林一凡顧念的是林氏對他的養育之恩,依着林氏這麽個作法,遲早有一天會把當初那點子養育之恩給作沒了,到時候就是截然不同的結果。說她有心計也好,說她毒辣也好,她确實是這麽想的。

待林一凡心情平複了下來,倆人又投入忙碌之中,林一凡招呼來幫工的人開始忙地基,夏萍則帶着張嬸子和王燕在竈房準備晚飯。

晚飯夏平決定給衆人蒸饅頭,白面太貴用不起,那就蒸高粱面饅頭。

天氣炎熱,饅頭倒是好發酵,十個大男人在家裏幹活,幹的又是出力活,算下來饅頭得蒸兩大鍋才夠吃。

“我們真的要蒸饅頭?”

王燕不可思議的望着夏萍,猶豫不決的開口問道。

夏萍肯定的點了點頭:“他們來幹活也不容易,沒給銀子本就是我們的不是了,再不讓人家吃飽飯,那成啥了?高粱面饅頭而已,不過是費了些功夫,費了點銅板,這點子銅板和工錢比起來哪個多哪個少?再說了,只有吃飽飯了,才有力氣幹活,才樂意幹活,我們就費些力,蒸點饅頭犒勞犒勞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