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可剛走了兩步,溫妃就擋在了娜木青的面前,一句話都不用說,官大一級壓死人。

一句一句的哀怨愁色,暗自垂傷,小聲嘤泣,對後宮嫔妃來說,是信手拈來,思考都不用。

可對星際的伊沐來說,猶如戰艦機甲,激光掃射把她包圍,這一槍一槍的,全都掃到了她的心上。

手足無措的安慰她們:“別哭啊!我沒有不喜歡你們,真的沒有不喜歡你們,我特別喜歡你們。”

十幾雙眼睛齊刷刷的望向她,咬着唇瓣控訴她:你說謊,你開始對我們有秘密了。

“沒侍寝,真沒侍寝,我就是和康熙打了一架。”

喜歡的美人和不喜歡的康熙,伊沐心懷愧疚的倒戈了。

嘎,承乾宮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什麽聲音都無了,連佟佳氏都怔楞住。

什麽叫,她和康熙打了一架?

嘤嘤哭泣的嫔妃還保持着舉着帕子的動作,都是愣愣的看着伊沐,不知是誰先開了口,懷疑道:“沐妹妹可別騙我們。”

懷疑聲四起,伊沐見她們不信,想了想,擡手解開幾顆盤扣,仰着脖子,露出鎖骨處。

“真的是打架,你看,我這裏的痕跡還沒消呢!”

潔白勝雪的肌膚,上面有着一小片烏青。

多少話都沒有這個證據來的有說服力,一群人目瞪口呆,猶如日夜颠倒一樣無法置信。

皇上現如今有了家暴的習慣?天啊!這也太可怕了。

僖嫔望着那烏青,吓的捂着心口處:“是,是只有這一處,還是別處也有?”

伊沐一邊合上衣服,一邊說:“後背和腿上還有,不過我也打他了,雖然我打他了,但是,是他先動手的。”

伊沐替自己解釋。

顫顫巍巍的手指,帕子在指尖搖搖欲墜,七八只手同時伸出,似是想上前把伊沐的衣服撕爛,看看康熙家暴的罪證。

自從上次侍寝裹被子的事情發生後,伊沐現在對別人剝她衣服的事情極其敏感。

警惕的後退,逮到一個空隙,撒丫子就跑。

留下的一群嫔妃是真的要哭了,這可如何是好,皇上有了動手的習慣,伊沐傻傻的,敢和皇上還手,她們不敢啊。

而且不說敢不敢的問題,就算敢,她們也不夠皇上一巴掌拍的啊!

想着自己遍身烏青的模樣,嫔妃們只感覺人生絕望。

娜木青呆呆的站在原地,此刻滿腦子就一句話,是伊沐說她眼光差的話。

不,她絕不要喜歡一個會打女人的男人,哪怕這個男人是皇上。

佟佳氏坐在上首,目露驚色,怎會,心思幾轉,她心下微沉。

和其他人不同,她心中發沉的是,皇上被伊沐氣的動手,都不忍處置了她。

回過神來,擡手制止了一屋子的聲音,告誡大家此時不要說出去。

其他人忙稱是。

衆人走後,佟佳氏端起茶盞,眉眼稍冷,道:“從僖嫔宮裏放出風去。”

一旁的宮女遲疑道:“娘娘,此事有損皇上威嚴,若是…”

佟佳氏笑道:“本宮與皇上自小一塊長大,皇上不是個貿然動手的人,既出了手,就是沐常在之錯,而且還過錯不小,皇上現在偏袒她,瞞了下來,等到傷及自身時,總是要說上 一說,把過錯推到沐常在身上的。”

“只要說了,對沐常在就要有罰,若不然難以服衆。”

“更何況,此事往粗裏說是沐常在廣而告之的,往細中查是從僖嫔宮裏傳出去的,就算皇上追查起來,和本宮有何關系?”

宮女稱是,随後又問:“那戴佳氏那邊…?”

“先盯着吧!本宮并不善妒,所求不過是在皇上心中最重,若是皇上自己動手懲治了沐常在,對她生了厭,本宮吃齋念佛的,也願意留她一條命在。”

說話間戴着護甲的右手不自覺的摸上腹部,待反應過來,問了句:“四阿哥如何了?”

“回娘娘,四阿哥應當已經用過早膳了。”

無外人在,佟佳氏眼中閃過不喜,四阿哥兩歲還未開口說話,連聲額娘都叫不出,康熙都問過幾次,甚至叫太醫來瞧過。

太醫診斷後掐了四阿哥一下,哭聲清脆,外加對周圍聲音有反應,故而判定四阿哥聲音無礙,只是發聲晚了。

雖說康熙沒有說什麽,但佟佳氏心裏卻忍不住急了起來,畢竟不是親兒子,擔心外人說三道四。

“今日尋個空,把四阿哥抱過來玩一會。”

小孩子忘性大,隔一日接觸一下,若不然皇上來了見四阿哥不識她,總是不好的。

宮女從門外而來,承盤上的黑色液體在碗中輕微蕩漾,泛起細細波紋。

佟佳氏面不改色的端起,習以為常的喝完。

進宮已快五個年頭,藥一碗一碗的喝,一年一年的喝,不知何時才能有一個自己的阿哥。

眼睜睜的看着後宮的阿哥公主,從別人的肚子裏冒出來,她實在是…不是很高興呢!

伊沐逃離了美人嫔妃的包圍圈,帶着荷香,一口氣跑回了靜安宮。

在岚嬷嬷狐疑的追問中,伊沐垂下了視線:“我等下去給康熙道個歉。”

岚嬷嬷聽聞這話,有種驚喜感,自家主子懂事了,笑着道:“主子,奴婢真高興你能如此想,等皇上來的時候,你小意說兩句,此事就算是過去了。”

一個想道歉說請安把康熙買了出去,一個以為是道歉昨日的打架。

伊沐想着岚嬷嬷說沒事,那應該就是沒事,剛好她也不想和康熙打交道。

從而,次日康熙上朝時,看到郭琇站起來,唾沫亂飛的斥責他家暴,毆打後宮常在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

郭琇用詞之犀利,仿佛康熙是萬惡之人。

下了朝,在乾清宮怒不可赦,臉黑如鍋貼:“給朕去查,查查是哪個奴才宣揚出去的。”

不過一會,一太監就進了殿,跪在地上把事情說了一遍。

康熙聽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把沐常在給朕叫過來。”

那語氣聽着實在算不上好,梁九功趁康熙不注意,背過身擦了擦冷汗,自從沐常在進宮,他這日子過的,更加跌宕起伏了。

靜安宮內,伊沐一筆一劃,認真的寫道謝回貼,別人因機甲送了東西過來,岚嬷嬷說不用回禮,若是想回,可以寫個謝貼。

乾清宮來人的時候,伊沐剛剛寫好。

一路到了乾清宮,一進殿,就看到康熙陰雨連天的臉色。

原本就心虛的伊沐,垂下眼,走到大殿正中,蹲下身乖乖的伸出掌心:“你打吧!我言而無信了。”

認錯速度快,認錯速度好,把康熙的氣堵在嗓子口,直接堵的心口疼。

他走下龍階,停在伊沐面前,腳步雜亂無章的走動,活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被逼的上不去下不來的難受。

最後手指着地上的伊沐,氣的臉紅:“你……”

“我錯了。”伊沐的手依舊伸着,擡起頭,水汪汪的眼睛真誠道歉。

“她們沖我撒嬌,說我不喜歡她們了,她們扯我的袖子,哭的我心疼。”

聽到最後一句,康熙忍無可忍道:“夠了,都是朕的女人,有你心疼個什麽份。”

“朕怎麽囑咐你的?啊,還專門和你說,打架的事情不要對外說,她們就假意哭兩聲,對你撒嬌兩句,你就什麽都招了,你……你知不知道禦史的折子是怎麽寫的,你知不知道郭琇都快把手指點到朕鼻子上了。”

說着似是更氣了,走到案桌上,抓起折子就扔她懷裏。

伊沐見折子不大,用右手抓了下,誰知只抓了一側,折子另一側懸空,咕嚕嚕的落在地上。

長長的折子,上面白紙黑字,寫的滿滿當當。

康熙看一眼就有種難以喘息的窒息感。

郭琇文采水平奇高,這一個折子,寫的那叫一個引經據典,把康熙形容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連亡國之君都比不上,就應該挂在恥辱柱上,被萬人唾罵。

一個早朝,要不是常寧拼死攔着,現在郭琇的頭顱早已不在,最後見康熙想要殺人的眼神藏都藏不住,郭琇還大言不慚的說要撞柱,幾個大臣不顧殿前之儀,擡着郭琇就跑。

他不知道的是,郭琇家裏已經準備好白事,夫人女兒的哭的眼淚直流。

禦史之責,講究一個剛直不阿,上一次在阿哥所,自己家的崽子不争氣,讓康熙擠兌了一次,讓他恨不得一頭撞死。

昨日郭琇聽到康熙打了沐常在的話,就察覺到給祖宗正名的機會來了,他要當大清禦史第一人,不怕皇權,敢于直面康熙的暴行。

若是有必要,一頭撞死在乾清宮,讓自己青史留名,讓他郭家青史留名,已正家風。

所以昨夜他已安排好家中後事,若是皇上沒有當場殺他,而是把他押入天牢,也無需救他。

他死後,自己家人怕是會受到波及,殺頭不至于,這點郭琇對康熙有信心的。

想來最多是把一家老小貶到鄉下去,但是無妨,和正名聲相比,這一切都不是那麽重要。

郭府中,下人背着包袱,拿着遣散銀錢,抹着眼淚離開,郭家老夫人,以及夫人帶着兒子女兒站在院中,眼淚已經哭腫了。

暗自感嘆中,院外跌跌撞撞的跑來幾個離去的小厮,驚慌失措的喊着:“夫人,夫人,老爺回來了。”

院中的幾人瞬間淚水洶湧,相互攙扶着,哭着往前走:“老爺啊~~~”

見到耷拉着腦袋走回來的郭琇,哭聲一停,不解道:“老爺,你怎麽活着回來的?”

他們還以為是把郭琇的屍體擡回來了。

郭琇也是嘆氣,一擡頭,臉上腫的像豬頭。

他被幾個大臣扛出乾清宮,幾個武将那是下死手打的,打的他哪哪都疼。

武将打完文臣打,郭琇越想越委屈,擡着袖子擦了擦眼淚,這些同僚,滿朝文武齊齊打他一人。

郭琇抱着必死之心罵康熙的事情,康熙不知。

伊沐蹲在地上抱着雙膝,擡頭乖巧的認罵,康熙有再多的話都說不出了。

“跟朕來。”

說完轉身,伊沐站起來跟上。

乾清宮的寝房內,見人進來了,康熙用腳尖把門關上,一邊往龍塌上走,一邊解束腰,脫着衣服。

伊沐站在門口,臉上的神情變來變去,這次是她言而無信,是理虧的。

但是康熙的舉動,怎麽看怎麽像是又要耍流氓。

只一眼,就把她的想法看的一清二楚,康熙冷哼一聲,收回視線,把最後一件衣服脫下。

倒是也沒脫光,還剩下一條亵褲。

伊沐把他從上看到下,沉默了,和康熙身上的傷相比,自己身上的不值一提。

她走過去,小聲解釋:“她們不相信我們打架了,我只是和她們證明,我們是真的打架了。”

“我說的是我們互相打架,我不知道別人怎麽就說是你打我,欺負我了。”

“抱歉,我喝醉了下手沒分寸,把你揍成這個…樣子。”

在星際她也和人打架,但是星際的人沒痛感,手輕一點重一點沒關系,這裏的人能感受到痛,康熙這身上……應該停疼的。

一碼歸一碼,看不順眼歸不順眼,此刻伊沐還是有些愧疚的。

康熙沒好氣的看她一眼,一邊穿着衣服,一邊問:“聽說你跟別人說,是朕先動手的?”

對于這個事實,伊沐的聲音都提高了不少:“是我見你要打我了,我才動手推你的,雖然你傷的比較重,确實是你先動手的。”

康熙氣的咬牙:“朕是動手打你?是朕見你醉的摸不着門,想抱着你回寝房安歇。”

心裏的真理轟然倒塌,伊沐眼中大寫的震驚,她沒想到康熙這麽好心,還以為是又要打她屁股,畢竟康熙有這個前科在。

一瞬間,伊沐內疚,慚愧,後退兩步,在康熙眯起眼睛心生警惕的時候,來了個九十度鞠躬:“抱歉,這次從頭到尾都是我錯了。”

康熙:……

他頭疼的難以形容,他打伊沐的鐵證如山,現在鬧的人盡皆知。

他身上也有伊沐打他的鐵證,可他一個皇帝,總不能脫了衣服給大臣看,訴苦說是伊沐先打他的。

“回靜安宮去待着,謹言慎行。”

“就是最近少說話,別再給朕找麻煩。”

伊沐垂眸道:“嗯好。”

她走到門檻處,停住腳步回頭:“康熙,真的很抱歉,對不起,這件事是我錯了。”

明明是她做,把他擺在了這個焦頭爛額的位置,可看到她如此模樣,康熙卻不由的生出了幾分不忍,想讓她無所欲為。

一時間,康熙的頭更疼了。

最後終究道:“無事,不是多大的事。”

殿外的梁九功連大氣都不敢喘,萬歲爺這次如此生氣,沐常在肯定要玩完了。

他正吩咐着其他太監,讓這兩日小心伺候着的時候,看到安然無恙出來的人,驚的眼都瞪大了,心情只能用卧槽來形容。

梁九功看了看伊沐,又看了看安靜的大殿。

萬歲爺不是讓伊沐敲暈了吧?要不然咋就能平安的走出來。

伊沐沖他點了下頭:“梁公公,我回去了。”

梁九功:……

等人都轉身了,他才反應過來,忙道:“沐常在慢走。”

他看着伊沐的背影,只覺的光芒萬丈,肅然起敬,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厲害的人。

一旁的太監疾步走來,貼着梁九功耳邊說了幾句,梁九功面色一變。

說了句知道了,随後走到大殿。

見康熙批着折子,面色看不出好壞,梁九功輕着腳步上前,到了跟前才彎腰道:“萬歲爺…”

“何事?”

“回萬歲爺,剛烏塞來禀,此事雖是沐常在請安時說的,但後宮娘娘們都知道輕重,未曾露了口風,對外露口風,宣揚的朝廷也知的,是僖嫔宮裏的人。”

沉靜的大殿悄聲一片,康熙筆尖一停,眼中寒光如劍,随後道:“拉到慎刑司杖斃了。”

如微風吹去灰塵,康熙的聲音淡泊無情。

梁九功彎着腰,面色不改的應了聲是,心裏想着,這樣才對,剛才沐常在連句狠話都沒落,實在是異常。

自知給人添了麻煩的伊沐,安靜的出了乾清宮,一路上垂眸思索,是否還有補救的可能。

不知想到了什麽,回到靜安宮,讓荷香研墨。

直直寫了一個時辰才罷休。

臨近下學時,伊沐踹着一沓信,去了尚書房。

太子和大阿哥剛下課,就聽候在外面的太監說,沐常在來了。

當下一屋子學生,齊齊跑了出去。

因學生少,自己兒子無法站隊受欺負的問題,常寧想的解決法子就是讓尚書房熱鬧起來,把水攪渾。

皇子的教育是非一般臣子之子所能及的,故而每隔五日,有一日是大臣之子休息日,太子和大阿哥單獨聽課。

常寧覺得此舉甚好,反正就太子和大阿哥兩人,你們兄弟倆想怎麽鬧怎麽鬧去,別牽扯到他兒子。

太子等人站在伊沐面前,皆是驚喜的望着她,別人說伊沐傻不傻的,并不妨礙他們對伊沐喜愛。

這是一個帶給他們機甲的常在。

太子:“沐常在,現在來是有事嗎?”

伊沐點點頭,邊掏出信,邊說:“嗯,想請你們幫個忙。”

“就是我和你們汗阿瑪的事,那天晚上是我喝醉了,你們汗阿瑪想抱我回去,我以為是他想打我,就先動了手。”

“而且康熙手下留情了,他只有最後兩招用了全力,前面都是他受傷多些,我沒想到有人會因為這事攻擊他,說是康熙的錯。”

此事出現在早朝,尚書房的小孩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還不懂事情的嚴重性,聞言只震驚的關注道:“你能把汗阿瑪/皇上打傷?”

伊沐再次重申:“真的,雖然最後我還是輸了,但是因為前面康熙的忍讓,所以他身上挨了我好多下,他身上都是傷,就是沒說。”

一旁的樹不高,卻有碗粗,伊沐往樹旁走了兩步,随後猛的擡手,一拳打了過去。

一棵蒼翠的樹,在皇子少爺們的注目中,轟然倒塌。

皇子少爺們:眼睛大的像銅鈴……

伊沐邊說邊走到一群小孩中間,把手中的信挨個發下去:“我力氣真的挺大的,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我的錯,我出不去,不能當面解釋,麻煩你們把信帶回去給康熙的大臣,告訴他們事實的真相,讓他們不要再誤會康熙。”

最後手拿着唯一一封超厚的信,擡頭找着:“郭琇的小孩呢?”

“他今天沒來,告假了。”

“不過我們可以幫你們送過去。”

伊沐道了謝,和拿着信的小孩揮手再見。

寫了一個多時辰的澄清信,随着尚書房的少爺們回府,飛到了康熙衆臣的手中。

看了信中說康熙渾身是傷,無不替自家皇上委屈。

郭府門前,一群小孩打頭陣,文臣武将聚的那叫一個齊全,閑聊般的跟在後面。

等到郭琇出來迎,也不進去,只拿出來一封未封口的信,笑呵呵道:“郭大人,這是沐常在讓他們送給你的澄清信,信的內容我等沒看,要不你現在瞧瞧?看看是否是自己不辨是非,冤枉了皇上。”

皇上動手打了沐常在的事,京城聽聞的人不少,郭琇不顧生死上書,更是讓人欽佩。

此刻一群常服大臣堵在門口,還以為是找事,心中憤怒,三三兩兩的都跟着圍了過來。

郭琇自覺無錯,鼻青臉腫的臉上面不改色,拆開信,目光堅定的落在紙上。

只是片刻,臉上就生動了起來,似驚似臊似愧,脖子都漲紅了起來。

信上其實很簡單,伊沐先是說很喜歡他直言的作風,然後把事情從頭到尾的解釋了一遍,從康熙好意被她誤會,到康熙落在她身上的力道下意識放輕,又不讓侍衛幫忙的事。

總結,說希望他以後發表這些能誘導人的看法(口頭新聞),能了解清楚真相再說,要不然會給別人造成名譽上的損害。

例如這次,最起碼要采訪她這個“受害人”,連最基本的都沒做到,怎麽談事情的公正性。

最後的最後,聽說很多人都誤會了康熙,對他的名譽造成了一定損失,希望郭琇能給康熙道歉。

站在郭琇身旁,側着身子偷摸看的大臣一開始看到伊沐誇他,心裏暗道不好。

再看到後面,哈哈大笑了起來,對着衆人複述了一遍伊沐的話。

此事下午發生,晚膳時就傳到了康熙耳邊,他看着膳桌上的珍馐美味,不覺的笑了出來,喃喃了聲小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