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遙一回頭,見那火焰顏色果然明黃中帶着淡淡的青色,在看不知何時又回到張無忌肩膀上的猴子,頓時臉色難看地道:“你……”

阿眉忽然揚了揚手中不知何時打開的瓷瓶,笑道:“放心吧範右使,這東西不會傷人性命,最多讓你睡上一覺罷了。”

範遙知她手中那瓷瓶只怕就是關鍵,提步欲去搶奪,卻發現眼前腳下步子綿軟,仿佛踏在流沙中一般,哪還有力氣追人。

時值入夏,天氣一天熱似一天。

自得了範遙的消息,阿眉便知這汝陽王府定非輕易能踏足之地。連範遙這般的人物,都不敢輕舉妄動,她帶着張無忌更是不能涉險。

故而,阿眉便決定将人先送上武當山,交給他父母再說。此時,江湖上張松溪定下三月之約的事已逐漸傳開,所有觊觎屠龍刀的人,無不想趁亂搶得先機,從而統一武林。

殷素素坐在桌前梳頭,鏡中的人較之前瘦削不少。張翠山并未在房內,自兩個月前,俞岱岩認出殷素素聲音,知道她便是當年傷了自己的妖女後,張翠山便搬了出去。

他知俞岱岩的悲劇并非殷素素所願,當年她甚至還特意請镖局将人送回武當。可是一切的事到底因她而起,每每見着俞岱岩,他總覺得心如刀割,愧疚難當,恨不得将自己殺了給三哥謝罪才好。

武當衆人漸漸也知道了其中原委,對殷素素這位五弟妹,也難免多有不滿。只是她與張翠山已經成了親,更有無忌這個孩子在,衆人也說不出拆散的話來。

是以這兩月,武當山上的氣氛也頗為古怪。紀曉芙不願摻合這些事,便帶着安安同宋青書在後山玩。

“我姨姨有只小猴子,那猴子可乖了,還會自己剝瓜子。”安安自同阿眉分別後,心心念念就是那只小猴子,見了宋青書這個小哥哥,到底忍不住炫耀的心情,将阿眉的事說了一些。

宋青書雖長她幾歲,卻也是孩子,一聽說竟然有人能夠将猴子訓練得如此機靈,心中委實羨慕。他父親宋遠橋平日對他頗為嚴厲,生怕他玩物喪志,便不怎麽準許他在這些事上花心思。

若非這次張翠山回來,宋遠橋等人忙着打發各大門派的來人,宋青書還未必能得了休息,同安安一起玩。

此時聽安安炫耀自己出去玩時的所聞所見,不由心中向往。可是他不願在一個比自己小好幾歲的妹子面前露怯,故意生硬地道:“你騙人,峨眉派的人之前也來過幾次,我沒見有誰帶着小猴子!”

這話還真把安安難住了,她記得爹爹媽媽交代她不能對外說見過阿眉的事,可是又不願叫宋青書以為她撒謊,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駁,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宋青書見她哭了,頓時臉色一變,忙道:“你別哭呀,你一哭待會兒我爹肯定以為我欺負你了,他定是要罰我的。”

因安安是女孩子年紀又小,宋遠橋便總讓宋青書讓着她些。但凡兩人一起玩耍,安安有個磕着碰着,宋遠橋都會好好責問宋青書一番。

是以一見她哭,宋青書便心裏慌得很,手忙腳亂地給她擦眼淚,誰知越擦這眼淚就越多。竟沒有半點要停的意思,忽然,一個漂亮的花環遞到二人面前,将兩人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這後山中不知何時多了一個男孩,穿着整齊考究,正滿臉笑容地望着他二人。安安此刻已忘了哭,見那男孩肩膀上趴着一只懶洋洋的小猴子,呀地一聲見道:“這是阿眉姑姑的小猴子!”

乖乖還記得這個兩腳獸幼崽,擡頭望了她一眼,又重新趴了回去。這突然出現在後山的男孩不是別人,正是張無忌。

相比于安安的興奮,宋青書就警惕了許多。不着痕跡地往紀曉芙站的方向看去,見她還仍未回來,宋青書心中便有些緊張。

一張俊秀的小臉繃得緊緊的,盯着張無忌道:“你是誰,怎麽會出現在我們武當。”張無忌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他其實也不想以這樣的方式上出現,實在是阿眉姑姑不願見武當的人,便将他丢在這後山獨自離開了。

于是張無忌只得不好意思地道:“我叫張無忌,我爹是武當張五俠,還請這位師哥帶我去找我爹媽可以嗎?”

‘無忌’這兩個是這三月來,宋青書聽過最多的名字。幾乎所有人都在擔心他的安危,連平日裏管他最多的宋遠橋也常無忌長無忌短的。

不可否認,宋青書确實心裏有些不舒服,卻也知道武當衆人知道他平安歸來,定會開心至極。是以,他牽着安安蠢蠢欲動的手,領着張無忌往武當派走去。

才走了幾步,忽見一年輕道士正匆匆趕來。見他們三個在一起,微微一愣,指着張無忌道:“這位是……”

宋青書自然将他的身份說了,又問道:“紀姑姑呢,她方才不是還站在這嗎,怎麽一轉眼就不見她人了。”

那道士聽了張無忌的身份先是一喜,後忍不住皺眉道:“你們三個快些回去吧,崆峒,丐幫等幾個門派不守師父約定,提前上山了。紀女俠怕出亂子,已經去幫忙了,所以她才讓我過來尋你們,讓你們快些回去。”

宋青書到底年紀大一些,知道這些人上武當可不是什麽好事。心中擔憂爹爹,便将安安往那道士手裏一送,往大殿前跑去。

張無忌兩邊瞧了瞧,猶豫片刻,也跟在宋青書後頭去了。

此時武當大殿中已擠了不少人,各個門派都有,以丐幫崆峒華山等派人數最多。而今日離張松溪本來定下的三月之期還有十天,也不知從哪傳來的消息,說這張翠山和殷素素兩人已找回兒子,一家三口正要從武當溜走。

武當山下的衆人立馬就急了,丐幫更是有人言道,這張松溪定下三月之期,只怕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拖延時間。

是以,在丐幫華山等派的質疑聲中,所有人都忍不住動搖起來。就在這時,丐幫中不知誰喊了句‘走,我們上武當要個說法’。

衆人有積極響應的,有覺得此舉不妥有違江湖道義的,有坐山觀虎鬥的,有煽風點火的……可無論是哪一種,都烏泱泱地一齊上了武當。

宋遠橋微微拱手,聲如洪鐘道:“三月之期未滿,各位硬闖我武當山門,可是要與我武當為敵!空聞大師,靜玄師太……你二位也這般想?”